《石壕吏》导学稿设计:田东一、导入:1、查阅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三吏、三别;2、自行把文章的重点词和句子进行翻译;3、自行对课文情节进行分析;二、学;(一)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1、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2、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3、学生评价,并配乐齐石壕吏一、 导入:1、 查阅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三吏、三别。2、 自行把文章的重点词和句子进行翻译。3、 自行对课文情节进行分析。二、 学(一)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导)作为一首叙事长诗,故事性很强,不过读起来却也是朗朗上口,配上曲子也别有韵味,请让我先给同学们示范诵读一遍,注意停顿、节奏、及语调变化,大家可默默跟读,准备朗诵。1、 播放录音《二泉映月》教师范读。2、 学生范读,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有没有愿意试一下。3、 学生评价,并配乐齐读。(二) 疏解课文,复述情节(导)这首三吏三别中的作品, 作者在音律和谐,文字简洁的形式下,同时也赋予了作品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色彩,杜甫想说什么呢,他最终说了没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下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石壕村看一看,那里发生了什么?这个任务交给大家1、 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先疏解字词,提出疑难一起解决,理清故事情节。2、 质疑并复述课文。(走:跑 前:走上前 且:尚且 更:再 从:跟从)3、 补充并做评价(明确)因为古诗言虽尽而意无穷,所以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同时可以适当发挥想象,不要抱者翻译的心态去学,重在欣赏,领会意韵。(三) 翻译全文(四) 赏析课文内容浅析1、 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 (有吏夜捉人)2、 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不是征兵,是强抓,半夜表明官吏凶狠无情)3、 最终抓到人没有?(抓到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作用)4、 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吏 妇(官吏愤怒的大声呼叫,)5、 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板书:呼 啼(妇人悲伤的哭哭啼啼)6、 抓人的情节以什么形式描述出来的?妇人致辞。7、 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明确: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家境困苦的句子,)8、 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9、老妇人真的自愿去服役吗?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