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长鸿实验学校 谭忠建【摘要】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上引导学生时提出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是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为基础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以及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关键词】 问题设计 认知规律 意义建构【正文】我校课改的主题是“以学定教,开放生成”,课堂的主要流程是:自学—交流—检测。在此课堂模式下,问题设置尤为重要。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上引导学生时提出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是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为基础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以及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的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学与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甚至是冲突,可引发学生的争论,而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