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桐乡市永秀小学 周根丽【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属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学习和教学数学尤其重要 “情境-问题”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通过主动探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适应未来生活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许多教师也经常把“情境—问题”教学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做的非常成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情境—问题”教学却让我们的教学变得“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我们在情境—问题教学中注意更多的细节。【关键词】:情境-问题教学; 数学问题; 细节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科技活动。如果把数学教学架空于现实生活,独立的存在于教学中,看成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往往变得生涩、难懂。但如果使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数学问题相结合,那么将会不断冲击头脑中旧有的认知结构,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系统。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相对其他的学科,如语文、英语等更加的枯燥、抽象。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更加需要用“情境”熬制这碗“美味可口的汤”来帮助学生“开胃”,进而消化、吸收本节课中的那“15 克盐”。而在日常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也经常把“情境—问题”教学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做的非常成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可否认有的时候我们的“情境—问题”教学却让我们的教学变得“事倍功半”。那怎样的“情境—问题教学”才能有助与我们的数学课堂的呢?笔者以为一个成功的“情境—问题”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的几个细节:一、“情境—问题”教学应做到“实”。是“情境—问题”教学的基础。“情境—问题”教学的“实”一方面要求情境符合日常生活的客观事实、合乎情理(但不要求必须是现实生活的的情境,其中包括符合客观规律、合乎情理的一定的“虚拟”情境),另一方面是要求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