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绿化式”批评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来源:原创 发表时间:2007-1-31 15:03:58访问次数:123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辨证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直言”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产生。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批评者广施威风,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我认为,批评学生,应当像人类征服沙漠那样,在沙漠中种植树木花草,借此来绿化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把这种批评称为“绿化式批评”,即班主任在批评犯有过错的学生时,像“春风化雨”那样,用文明、智慧、含蓄的手段熏陶“绿化”他们的思想,净化他们的灵魂;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又要顾及他们的“脸面”,引导他们自觉步入正道,“曲径通幽”,最终达到促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目的。本文中我将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绿化式”批评。第一、明章照规,明理服人,给批评以“温度”。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规矩”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实校园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学生视“校规校纪”为虚有,作业书写漫不经心,我行我素,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班级形象与他人利益。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班主任,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班主任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班主任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曾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小李。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侮人,对我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我“顶嘴讲条件”,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