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一点研究 【摘 要】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 2300 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三、根据以上对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事实如下对策。 【关键词】不良心理表现 成因 对策 【正 文】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 2300 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我在学校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3%的父母多年不打电话,甚至不知去向;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