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计算机(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行为与创新(1)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2)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教学方法: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2.新课讲授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老师板书: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外计 算中 央外存储① 控② 运③ 存④ 输⑤ 输衡量的呢?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