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放射科检查报告单书写规范第二章骨恪系统(头颅、头颅侧位、副鼻窦华氏位、副鼻窦柯氏位、鼻骨侧位)第三章脊柱(颈椎张口位、颈椎正位、颈椎侧位、胸椎正位、胸椎侧位、腰椎正位、腰椎侧位、骶椎正位、尾椎正位、骶尾椎侧位)第四章骨盆第五章上肢(手掌正位、腕关节后前位、腕关节侧位、肘关节正位、肘关节侧位、肩关节前后位、肩关节穿胸侧位)第六章下肢(足前后正位、足内斜位、跟骨侧位、膝关节前后位、膝关节侧位)第七章 CT 平扫(颅脑、眼眶、鼻窦、鼻咽、颈部、胸部、上腹部、下腹部、盆腔、颈椎、腰椎间盘、髋关节及其他单一脏器、骨骼)第一章、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医学影像学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和(或)功能改变。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床参考的重要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诊断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 5 项:1、一般资料。2、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3、医学影像学表现。4、医学影像学诊断。5、书写报告医师签名。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联系。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如下。1. 一般资料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一般为表格式,各医院可根据各种不同设备设计各自的表格。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影像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检查号可以统一编号或分成几项,如 X 线号(CR、DR、CT)。2. 检查名称,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3. 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客,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征象说明“未见”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① 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骼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② 正常变异的表现;③ 成像伪影④ 难以定性的或可疑的征象。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应加以描述。3. 医学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问改变,病变可发生变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