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感染管理工作规范 1.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等。 2.病人入院时进行 hbv.hiv、hcv 检查,如输血需加做梅毒血清测定,病人住院超过 3 个月如要输血,需复查乙肝六项、丙肝、艾滋病、梅毒监测。 3.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节约用血,提倡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降低输血相关感染。 4.掌握用血时间,临床上尽量不输 3 日以内新鲜血(库存血保存 10 日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少)。 5.保护易感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的病人(如血液科、感染科做人工肝的病人),为其接种乙肝疫苗,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 6.检验人员、医务人员要注意自身防护,在医疗操作中防止受伤,接触有可能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时应戴一次性手套。 7.对采血室、pc 存室要加强消毒管理。 (1)室内要保持干净,室内地面用湿式清扫,每日用消毒水拖地,紫外线照射消毒。 (2)在进行操作时,室内不得扫地、抹灰,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3)无菌器皿容器每周消毒一次,敷料缸及装血的器材每日消毒一次。 (4)一切无菌物品必须保存于清洁干燥密闭柜内。 (5)血冰箱只 c 存血液或成分血,不得 c。存其他任何物品,包括各种标本及标准血清和试剂。 (6)病人血标本必须专柜 pc 存。 (7)血容器(包括冰箱、振荡温箱及送血容器),每周消毒清洁一次。 (8)不得从血袋穿刺取标本或加入药物。 第二篇: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 1 页 共 16 页 1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半污染区:办公区。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 2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第 85号)》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 严格血液制品和试剂管理,必须使用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许可证和合格证的血液制品及试剂,并建档登记。 4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和手卫生规范,遵守无菌操作规程。5 工作人员必须着装上岗,要求: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6 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7 储存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放置污染和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