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屠呦呦的感人事迹VIP免费

屠呦呦的感人事迹_第1页
屠呦呦的感人事迹_第2页
屠呦呦的感人事迹 2015 年 10 月 5 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 年 9 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 年,她出生于 XX 省XX 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 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1969 年 1 月 21 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 523 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 2000 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 640 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 200 种草药中,得到380 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然而,实验进行了 190 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 6000 多种,经历了约第 1 页 共 2 页10000 次失败,自己这 190 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海无涯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事业,爱好互联网行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