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另外一行泪》优秀读后感 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 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独裁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制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 年 9 月 14 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 640 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 年 1 月 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1933 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达到了 100%。作为一个 7 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 1939 年 9 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版图等一系列计划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第 1 页 共 15 页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 “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 1/8 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 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