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习障碍分析作者:吴志平(杨楚娟推荐) 来源: 发表时间:2012-2-9 10:36:14 访问次数:1543 高一年新生普遍认为地理难学,高一年地理教师普遍认为地理难教。为什么难?难在哪?如何加以解决?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学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储备不足。 首先,由于高初中地理课程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从知识的角度讲,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能认识一些重要的区域及其地理特征,虽也有涉及地球和地图等知识,但难度较低,且初中阶段各反面普遍对地理重视不足,主要在初二会考阶段,进行“催肥式”强化训练;到了初三,对地理学科而言,即进入了“绝食减肥”阶段;到了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已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其次,地理学科是一门跨文理两大门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学习过程中,大量涉及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在讲地球运动,学生还没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不强,再加上不能把一些物理知识灵活应用,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和意义,学习难度陡增。 再有,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地球运动中涉及太阳的视运动,学生平时未能深入观察,缺乏对一些常识的感知,也增加了学习难度,不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重在讲“地”,高中地理重在说“理”。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的区域的特征,即“在哪里”、“有什么”以识记为主。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即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善于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多角度思维。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常可见晚自习时,一些学生大声诵读背诵。思维角度也较单一,例如当问学生“从近地面某地往高空,气压如何变化?”,学生往往回答“升高”,问及原因则回答“高空气温低,则气压高”。 三、对学科的特点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被认为是一门次科,高考也曾有几年没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