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XX 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会 林宇曦 (XX 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福州 350001) 摘要本文介绍 XX 省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管理和建设管理的工作体会。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会 XX 省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山川密布,峰从林立,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形地质复杂,随着沿海大通道“沈海线”XX 省境内建成通车,XX 省的高速公路建设重点已经从平原微丘区转移到 l 山岭重丘区。目前我省已通车 1200km 高速公路,除泉厦等四个项目 415km 属于平原微丘高速公路外,其余的均属于山岭重丘高速公路。在建的龙长、泉 三、浦南、永武以及武邵高速公路近 1000km、也都属于山岭重丘高速公路。根据规划,在今后的两个“五年计划”中,我省还将修建 2000km 以上的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存在桥隧比例高(如漳龙高速公路 XX 市段、邵三高速公路达40%),布线难度大、工程投资巨、质量控制难、对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尽可能降低造价,同时又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到最小范围内,尽可能保护其原有的生态特色,使高速公路与沿线环境相协调,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同时借鉴兄弟省市经验,我省在建设山区高速公路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我省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体会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1 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管理 1.1 路线设计 线路的选择非常关键,选择一条合理的线路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功的基础,一条好的山区高速公路,既可以减少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又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与周网景观的协调,给人的印象是“人在景中游、车在山间行”。我们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特别注意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和环保选线。 (1)地形选线表现在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路线应尽量第 1 页 共 54 页依山形山势而动,避免硬切蛮挖,做到既控制工程量,又减少对当地既有道路的破坏。山区高速公路布线困难,设计中应灵活适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高低线、上下行分线、半隧半路、半桥半路等方案,广泛采用连拱隧道或小净距隧道。比如漳龙高速公路 XX 市段原设计方案是沿溪两侧山坡布线,经过多次论证,最终确定沿山谷架设高架桥的方案,线形与自然景观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2)地质选线表现在山区地质复杂,古滑坡、溶洞、煤层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