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人文情怀人民教师这个职业,把先进的知识和文明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用自己苦心修行而来的优雅品质时时处处塑造一颗颗纯真、向上、有力的年轻人的心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令己骄傲,是待到桃李满天下之时,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从三尺讲台退役之后,看到自己的思想与梦想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身上得到了升华与传承。教师是社会文明的设计者。教师职业的伟大,并不是说它能改变人类历史的命运与进程,而是说可以造就一批又一批能够主宰和改变人类历史与文明进程的人。这个职业充满着期待、渴望、理想与热情,又有亲情、友爱、道德与智慧的交织;这个职业满含着对人的关爱、包容与忍耐,还伴随着对己的陶冶和历练。这个职业必须要身在高处:观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听时代的涛声跌宕起落,思人生的道路大道通行,感青春的色泽斑斓多彩。教师,应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悲天,是对历史法则的审度,对自然规律的窥探和对人类命运的前瞻;教师因悲天情怀而志存高远,因担忧危难而身先士卒,因渴望安宁而奋发有为。悯人,是对英雄先烈的感恩,对迷途少年的谅解和对知识青年的栽培;教师因悯人情怀而自律,因包容迁就而厚德,因体恤民生而不朽。悲悯情怀,既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更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既要有“燃烧自我,奉献光明”的无私,还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淡定。悲悯情怀,不能只是旗号和愿景,而应成为大学教师修身立命的根本,这就需要漫长的苦行锤炼、经营感悟,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改革创新,其核心就是要担负起神圣的使命、光荣的职责和永恒的追求。造就人才是大学老师的神圣使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传播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积淀的精华之道,譬如为人要讲求君子之道,做事应遵循礼仪之道,思维须服从中庸之道;授业就是要传承以科技为主要标志的近代文明和先进技术,是对已知领域的精细化研究,对未知领域的无畏探求,以及对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升级;解惑则是要解答青年思想中关于成长的每一个进程,比如人类文明前进的轨迹,人生成长的方式,以及关于青春的每一个烦恼和疑问,等等。 完善自我是大学老师的首要责任。《左传》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所谓立德,就是要树立为人处事的楷模;立功,是要建立震古烁今的事业;立言,则是讲究要有佳作传世。作为大学教师,古人讲的“三立”,便是要求我们学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