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 课时 快乐的队日活动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 24~25 页。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考能力。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教具、学具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欢欢”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 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 12 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 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 6 条毛巾,有 6 个架子,一共住了 6×6=36 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 12 人,有 3 个帐篷,一共住了 12+12+12=36 人。 2.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二次调整:1情况,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