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到美国学者阿姆思特朗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一本书,深受启发,其中关于如何看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看待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对于教师很有启发意义。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要求教师去发现学习困难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运用优势去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可是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常常抱怨:我很难看到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看到眼里的只是缺点,学生根本没有优点,比如学习成绩差,注意力分散,上课纪律不好,脑子反应迟钝等,哪里有什么优点和长处呢?教师眼里的学习困难生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是由于教师用业已习惯的思维方式去看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由于长期的积累和强化,已经深深地扎了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总的说来是一种横向比较的思维方式,教师习惯于把所有的学生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比如,衡量学生的发展,只有分数做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只用上课是否乖乖地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只用反应速度的快慢作为衡量标准。 而事实上,这种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的横向比较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衡量的标准不是绝对唯一的。比如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得到发展,不能单单只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还有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情感、学习的习惯、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等等。 衡量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坏也不能用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唯一的标准。对一些孩子来说坐下来静静地听教师讲课是比较适宜他们的学习方式,而对另外一些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通过争论或者讨论来获得知识。对一些孩子来说,他们更希望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还有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 至于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单凭脑子反应速度的快慢更是不科学的。由于人天生就有气质的不同,有的人反应速度快,忘却的速度也快,而有的反应速度慢,但是掌握以后忘却的速度也慢,我们很难说哪种气质的人更聪明。那么教师该如何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者说是有差异的学生呢?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 (一)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学生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就把他看作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一个学生吧。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可能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或者有另外的特殊才能,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阿姆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