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英雄赞歌》观后感大全 《不朽的英雄赞歌》观后感 1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 36 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 60 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为朝鲜崛起而努力的中国 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 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朝鲜,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第 1 页 共 3 页 《不朽的英雄赞歌》观后感 2 在 XX 市北部,鸭绿江畔的西边,坐落着一座松柏掩映着的陵园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建于 1951 年 amp;月,占地面积 24 万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安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而闻名中外。 陵园以阶梯状修筑,每跨跃二十多个阶梯就登上一层平台,平台呈八角形。陵园中心的第三层平台上,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花岗岩巨石纪念碑。碑的正面是董必武题写的抗美援明烈士 lsquo;英灵永垂不朽十二个雄浑刚劲的大字,碑的背面刻着郭沫若题 诗手迹;碑顶是一面呈飘摆状的石雕五星红旗,旗下站着一位怀抱机枪的英勇战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