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材料投放的策略 汉沽实验幼儿园 周璐一, 投放的游戏材料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游戏内容比较单一,对角色的动作有兴趣,并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所以小班供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要稍多些。小班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自控能力弱,坚持性差。由于缺乏与同伴的交往经验,独占欲望强,在游戏中出现冲突是常见现象,特别是表现在争抢玩具材料上。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有“备份”。利用孩子从众的心理特点,在材料的投放上,每一种、每一类我们都投放多件,力图让幼儿有条件自主地选择玩具材料。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喜欢独自游戏,与同伴交往甚少。因为游戏材料是孩子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往的最好媒介,所以我们经常更换一些游戏材料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二、投放的游戏材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的时候,必须在对幼儿目前阶段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考虑投放相关的材料。小一班刚开学时投放了娃娃和一些成型的菜品和水果——当大多数孩子非常熟悉一边抱着娃娃一边喂娃娃吃饭这个动作后,教师又投放了筷子和吸管——当幼儿逐渐会喂娃娃后,接着又投放了各种半成品菜和碟子。这些材料的跟进使幼儿的游戏情节也不断地丰富起来。 三、投放的游戏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探索性。 在班内,每个孩子的能力、认知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当前的经验及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小班上学期由于幼儿手部肌肉及操作能力有限,可以提供一些高结构材料,便于孩子们交流和故事开展,在下学期,为了激起他们对材料的积极探索,所以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使材料在孩子的游戏中发挥真正的价值。四,投放的游戏材料要贴近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投放材料前要学会先和幼儿沟通,避免“无人问津”的现象。当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如果所提供的材料孩子并不喜欢,他们就不愿意去玩或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它。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得不到幼儿游戏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开展娃娃家游戏前,应先组织孩子讨论,了解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喜欢的角色是什么?听取他们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所以,材料投放之始,并不一定要求种类太多,可以等待幼儿的经验成熟后,再适当的增加。五、投放的游戏材料要适时地进行调整。我们在投放材料前首先要捕捉孩子的游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