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教学重难点】为什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什么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为什么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过程】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导入新课】P71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指优秀的民族品格、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临危不忘国、独立自主、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等。【讲授新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