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措施(1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学校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个性化素养教育,是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育;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老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究;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养提高等弊端依旧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究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育。 一、创新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发生机制 实践活动对人的进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进展性意义,那么实践活动是怎样对学生的进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进展、素养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进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进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实践活动对人的进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进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加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进展进程产生影响。 二、实践活动的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进展”的指导思想 “以实践活动促进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进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进展的必由之路。人的进展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进展的进程。对学生的进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进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进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加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进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进展可能性向现实进展确定性的转化,进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