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 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每位老师也都为走进学生努力过,也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方法,下面我谈点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走进学生心里,我们求实中学传统做法也不少,也很又效,比如,每周的谈心本,每次作业后批一些鼓励的话,心语信箱,沟通无限主题班会,个别谈心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也在用这些方法,感觉能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提下这些方法一定会更有助于我们早一步走进学生的心里。 第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样一句话,“做事的动机和心态生过做事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仅仅是急功近利,为了哗众取宠而走进学生,为了学校调查而走进学生心里,为了某次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而走进学生心里,恐怕即便我们有锦囊妙计,也不能真正走进他们,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因为“热爱”而走进。爱学生,爱教育,爱祖国,我们就盼望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我们就有种强烈的心愿去了解他们,呵护他们,想助他们一路走好,不久的将来能担负起富强祖国的重任,咋一听,似乎我们很伟大,喊大口号似的,其实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吗?热爱的源泉在哪里?会感动的人一定会有自己感动的对象,多少年来,艾青的一句诗深深感动着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泥土爱的深沉“。各位我们不也时常被学生的理解和热爱感动着,被优秀同事团体的宽容和帮助感动着,被校长的关心和鼓励感动着吗?太多感动我们没有理由不挚爱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也无法不热爱我们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 第二,接受对方,我们接到一个新班,那 50 个孩子是我们生的多胞胎啊,虽然无血缘关系,但佛说这绝对是 500 年修来的缘分啊,我们怎能不珍惜呢?所以面对这 50 多个独特的个体,优秀的,我们要扶他更上一层楼,弱小的,我们要帮助他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孩子,除了我们对这些孩子好,我们别无选择,不能把扶持弱小的任务推卸给他人,更不能怨声载道,如果我们把精力放在赶弱生走,我们哪能会全身心投入去经营一个温馨的家呢?不投入又怎能让孩子信服和交心呢?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证明给孩子我们值得信任,可以接受。 第三,眼中无差生,有句话说:你百分之百回得到自我暗示的东西。放大瞳孔看他们的优点,眯起眼睛看他们的缺点。你会发现他们都那么可爱。所以我们经常真诚地赞扬和欣赏他们的优点,有谁内心深出不可望别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视呢?感觉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他们会将优点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