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2)班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前言:一学期的一半过去了,作为对本学期期中的一次检测,我对前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现结合学生成绩,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考察范围: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 1---3 单元内容,包括长度单位,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考试情况分析:二(1)班共 47 人,实考 46 人。卷面为满分 100 分,其中:100 分 2 人,90-99 分 37 人,80-90 分 7 人,总分 4366 分,均分 94.9 分,合格 46 人,合格率 100%,优秀 44 人,优秀率 95.7%。反观试题,不难不偏,试题题型全、范围广,具有可操作性。试卷及错题分析:这份试卷是结合书本综合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考察前为了避免将知识暴露,我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为了与期末考试挂钩,我选择了填空、判断、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几大类型。一、我会填,每空 1 分,失分较少。学生年龄小,不能将实际计算问题进行归类。其次在数角、量物体、米与厘米的比较上掌握的还不够好。这可能与平时我的教学特点有关:面向大多数,忽略了优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复习时应该给予关注。二、判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第 3 题中的第 1 小题均有失分现象,个别学生对米与厘米单位之间的进率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三、计算,计算包括口算和笔算。口算学生们做得很细心,无掉题、漏题的情况发生,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因马虎出错。而笔算问题很大,几乎每一个90-95 分的同学都是因为计算题出错扣了分。更有甚者,班上 1 位同学全无竖式,导致扣掉 14 分。除了计算不熟练不细心以外,还有不按照题意做题,因该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四、动手操作1、画一条比 7 厘米短 2 厘米长得线段。同学们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的知识点基本掌握,但在画完后需标出长度的要求极易漏掉。要做着重强调。2、画一个直角,直角需标直角号,与非直角分开。五、解决问题。1、2、3、4 小题都考察了 100 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的应用,除了因计算失分以外,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只有极个别学生有出错现象。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今后的教学,特作出如下的改进措施:1、培养学生做题前先看清题意的习惯。无论什么题目,是多么的繁杂或是多么的简单,弄清题意才有可能做对,否则前功尽弃。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任何问题都是沙上建房子。今后在教学,在课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