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备课的关键环节1、定位单元教学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 单元整体备课的关键就是能准确地定位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并以此为线索去研究每篇课文与它的对应点,形成整体教学主线,从而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我们一般是从单元习作要求入手,结合口语交际、单元导读来考虑这一问题。第三单元习作要求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才能写好这篇习作?那就是要从阅读课文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写作方法。再看单元导读是“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显然,“随着课文的学习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里的景色(色彩、声音、气味等)特点、秋天里活动带来的欢乐,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描绘心中的秋天”——从不同的方面抓住特点写出秋天的美好,秋天里的欢乐,就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整体教学最终的落脚点。 2、沟通内在联系,设计对应的整体教学策略。单元整体教学主线确定后,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如何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将它一一对应落实的问题,即要“沟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秋天”为主题,安排了 4 篇课文,从多角度来表现了秋天的美好。精读课文《古诗二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看到的”到“想到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到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 《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秋天的声音》从颜色、气味和声音等方面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根据单元整体教学主线和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把每篇课文的对应教学要点整体设计为: 从《古诗两首》中学习发现和感受秋天,要注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风筝》一课学习发现和感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特别是“心情什么样”。 从《秋天的雨》一课学习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观察和感受秋天,表现秋天。 从《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学习怎样听声音,感受秋天的声音,特别是用心去听,展开想象去感受。这样设计目的是避免过去那种单篇孤授、面面俱到,但对实际教学又无较大指导作用的“单课式备课”的弊端,使各课教学能前后照应,形成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