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
六 国 论 (宋 苏洵)一、作者简介 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诗书…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 苏轼 ) 、“小苏” ( 苏辙 ) 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简介作者 苏洵,据说 27 岁才发愤读书 ,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 (1056) 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 22 篇 :《几策》 2 篇 , 《权书》 10 篇 ,《衡论》 10 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 · 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 8 篇。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课题解释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 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 20 万两,绢 30 万匹;向西夏纳银 10 万两,绢 10 万匹,茶 3 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背景介绍先看看六国与秦国争斗的形势图 秦是怎么灭亡六国的?六国又是怎样被灭的?秦国韩、魏、楚齐、燕、赵( 1 )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 290 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 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 275 年魏割温予秦 。 前 273 年 魏割南阳予秦。( 2 )秦灭六国时间表前 230 年灭韩 前 225 年灭魏 前 223 年灭楚 前 222 年灭赵、灭燕 前 221 年灭齐( 3 )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 269 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 2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六国论课件苏教版必修2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