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知能整合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如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 是理解文段的关键 , 与文言虚词相比 , 实词数量多 , 表意性强 , 变化性大。常见的文言实词 , 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 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 , 而不是生僻难懂的 ; 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 , 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 ; 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 , 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考点直击跟进训练本单元出现了不少考纲所列的各种类型的常用实词 , 列表举例如下 :实词 类型 典 例 分 析 通假字 ①夙遭闵.凶(《陈情表》) “闵”通“悯”,忧愁,忧伤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由”通“犹”,像 古今异义词 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②拜臣郎中..(《陈情表》) 古义:尚书省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③凡再.变矣(《项脊轩志》) 古义:两次 今义:又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一词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动词,到……去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像 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形容词,长 室坏不修.(《项脊轩志》) 动词,修补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呢 ?考点直击跟进训练1. 语境分析法 (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含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 , 词义是不定项的 , 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 , 是根本不可能的 , 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 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例如 : 《赤壁赋》中“一苇之所如”的“如”字 , 很多人会理解为“像 , 好像” , 但放在语境中却讲不通。原文描写作者与朋友月夜下泛舟江上 , 表现他们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一苇”喻指小舟 , 联系“如厕”的“如”的含义 , 可以断定此处“如”是“到”的意思。考点直击跟进训练2. 结构分析法 (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含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二二、三三的对举句中 ,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