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类讨论,认识到给出一个条件或者两个条件均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满足“边边边”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表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通过对问题共同探讨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4.能用尺规作图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能说出作图依据。 【重点】能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评价任务】 1.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去与同伴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发现规律,得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并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和证明。2.学生能够熟练利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法提示】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实际操作 【学习用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圆规、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硬纸板。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问: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学生回答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当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满足六个条件可以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可是运用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要尝试能不能满足较少的条件也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探究新知】一、画一画、比一比: 1.如果两个三角形只满足一个条件,也就是只有一条边或一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同学们画图。(1.画一个有一边长为 5cm 三角形,2.画一个有一个角是 60 度的三角形。)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比较一下对应的三角形是不是一样的。 结论:当满足一个条件时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探讨若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如何?一边一角、两个内角、两边分别对应相等。请同学们根据要求画图。(1.一边长 6cm,一个内角。2.两个内角分别为和。3.一边长 4cm、一边长 6cm。)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课堂,并指导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图。然后,进行分组交流讨论)结论:当有两个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总结以上的实验操作,我们知道只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是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二、剪一剪、比一比:1.如果满足三个条件的情况如何?三个内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共四种情况。2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