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鸡》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学习要点】 一、深刻领会叙述与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写法。仔细品味语言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二、深入理解对小芦鸡感情真挚的描写,领会“我”和长发的感情变化。 三、培养我们热爱自然,关爱动物,增强人文精神。【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先后出版儿童散文集《红泥岭的故事》,中篇儿童小说《我们的田野》,儿童剧《桃子熟了》,散文集《童年时代的朋友》《山岗上的星》,短篇小说集《秀娟姑娘》《秧田发绿的时候》,以及作品选集《蟋蟀及其他》等。 任大霖的作品多描写农村孩子的生活。在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秀美、清新、有趣,充满真情的生活画卷。“真、善、美”是他的作品的灵魂。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心会紧紧地融于作品之中。【重点字词】 读准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梅花溇(lóu) 草窠(kē) 晾竿(liàng) 奎(kuí) 缚住(fù) 可恶(wù) 啄断(zhuó) 蚱蜢(zhà měng) 芦苇(lú wěi) 【重点解读】 《芦鸡》的故事内容、情节并不复杂,但其蕴含的深刻情感给人以触动,引人深思。在自然环境日遭破坏,动植物在人类的贪欲中屡遭伤害的今天,《芦鸡》更显出可贵的社会价值,连同它的艺术价值一起,给我们以极好的教益。 本文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厚且颇有情趣。文章叙述的语言平实、纯真;描写的语言细腻、真诚。二者有机结合,文中三只小芦鸡以强烈的个性,栩栩如生地在读者眼前奔走跳跃。 三只小芦鸡是不幸的,由于涨大水,它们与妈妈失散,落到了四个孩子的手中。孩子们是喜欢小芦鸡的,一心想养活它们,成为自己的玩物。这本是儿童的天性。故事的开端,即明确地交代了小芦鸡们的不幸命运,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只小芦鸡在失去自由后,都有令人感动的表现。作者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满怀怜爱,十分具体、形象地描述了小芦鸡们的生活状况。小芦鸡,这弱小孤单的生命,在向往自由,与命运抗争的不懈斗争中,表现出足以令人钦佩的精神。本文不是童话,并未赋予小芦鸡们以人的情感、行为。作者只是客观地、满怀真情地写出了这种水禽的天性。但人们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足以令人感慨肃然的精神,这正是本文的独有魅力。 本文叙述的语言平实、纯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很好的推进、铺垫作用。如“长发看见了它们,跑来叫我们一起去捉。我们在岸上跟着它们,用长晾竿捞,用石块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