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姜夔 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②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④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⑤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⑥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描写美丽扬州的诗句 1 .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2. 抓词眼“空城”,体味“清冷”意境及怀古伤今的情感。3. 掌握虚实结合、对比、用典等手法在词中的运用。学习目标 一读课文,正音正意。整体感知慢词舒缓的特点。听同学朗读,然后点评。点评时举例子可以使你的回答很具体。合作探究(一) 二读课文,把握主题。齐读小序,然后用序中词句简要概括。词作的时间:所见景色:所听声音:心中情感:写作缘由: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合作探究(二)淳熙丙申至日夜雪 荠麦 寒水戍角悲吟怆然感慨今昔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国家沦亡的悲痛 三读课文,置身诗境。师生对读,然后讨论分析景物“清冷”的特点。 1. 扬州素有“名都”之誉,在上阕中找一个与“名都”对应的词,概括今日扬州特点。这一特点是借助哪些景物体现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提示:抓词眼,抓意象——品意境)合作探究(三) 在各个景物前加修饰词,能体现景物的特点,体现诗人的情感。 如:青青的杂乱的荞麦、 清寒的江水、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凄清的号角。这些意象都是冷色调的,加上修饰语会更加有力地渲染凄凉的氛围。 词中又有一些暖色调,描写繁华的词,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赏析意境的方法 写作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 1176 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四读课文,掌握手法,品评语言。 自由朗读课文,你觉得哪个句子深深打动了你,请有感情地品读,然后讨论交流。 示例:我欣赏的句子是 ,因为此句用 手法(因为此句突出一个 字)描绘了 的景色,抒发了 的感情。 合作探究(四) 《忆姜夔》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汝若学得姜夔才,终使书香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