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导入1、谈话: 由老师的调查引出诗歌,从而引出课题《沁园春·雪》板书题目2、讲解题目3、了解作者(出示资料,生读)二、出示学习目标1、诗歌的反复诵读。2. 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预习检测,下面来检查一下读音,请大家齐读一下,每个词读两遍:“莽莽、一代天骄、风骚、蜡象、分外、竞折腰、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生读) 提示:形近字“骄”,用红色标出的多音字“折”。四、反复读课文1、配乐诵读诵读前,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能体现其“气魄大”风格的一首,这首词写于 1936 年 2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大家可以发挥一下想象:那天,毛泽东头顶浑莽的天,脚踩浑莽的地,登上千米高原,俯瞰浑莽的江山,诗人毛泽东胸中涌起的情感应该是-- (豪迈)我希望大家能从诗中听出并体会出毛泽东的豪迈(学生边听边小声读)二、学生齐读 问:人家读得好不好?你知道为什么人家读得这么好吗?讲解:读好一首词,首先要读出词的抑扬顿挫的节奏,老师这里根据刚才的范读划分了一下节奏,我们试着齐读一遍,还要注意表达出词的豪迈风格。 (学生齐读) 三,逐字逐句细读1、找学生读第一句,教师讲解要领,再范读。2、诵读的第二点是读好领起词的延长音,这首词分上下两阕,每阕四句,共有四个领起词。在诵读的时候要短暂停顿,请四位同学来示范一下,读完整的一句。(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师范“望”)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师范“须”) 问:“须”是什么意思? (“等到。” ) 总结:还没有真的来到,既要读出“要等到”,更要读出“一定会到”的意味。什么样的“妖娆”的江山呢?(出示图片后,面对图片齐读“须晴日„„”)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师范“惜”)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范“俱”)3、诵读的第三点是读好韵脚的顿音。词的韵脚是指词的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