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模拟试题十四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50 分,考试时间为45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大量荒地被开垦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3. 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 个人的离愁别恨4.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趋势,完成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 B.隋唐时期 C.南宋 D.魏晋南北朝时期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6.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7.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8.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 A.“大跃进”运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 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务 9.下列生活情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再有的是( )A.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B.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C.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第 1 页 共 5 页D.人均居住面积增大,住房条件改善10.最先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的发明是: ( ) A . 蒸 汽 机 B . 珍 妮 机 C . 电 动机 D.内燃机11.认一认下面哪个建筑是巴黎圣母院( ) A BC D12.小张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这是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这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革命13.与右图所示旗帜相符的信息是①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