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的基本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子集、真子集、空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2.集合的基本运算 (1)交集:A∩B={x|x∈A,且 x∈B}. (2)并集:A∪B={x|x∈A,或 x∈B}. (3)补集:∁UA={x|x∈U,且 x∉A}. 3.运算性质及重要结论 (1)A∪A=A,A∪Ø=A,A∪B=B∪A. (2)A∩A=A,A∩Ø=Ø,A∩B=B∩A. (3)A∩(∁UA)=Ø,A∪(∁UA)=U. (4)A∩B=A⇔ A⊆ B,A∪B=A⇔ B⊆ A. 4.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定义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可以写成“若 p,则 q”的形式,其中 p 是条件,q 是结论. (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同真同假. (3)充分必要条件. 5.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 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 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綈 p”. (2)命题 p∧q,p∨q 及綈 p 真假可以用下表来判定. p q p∧q p∨q 綈 p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6.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 p:∀ x∈M,p(x). 它的否定綈 p:∃ x0∈M,綈 p(x0). (2)特称命题 p:∃ x0∈M,p(x0). 它的否定綈 p:∀ x∈M,綈 p(x). 1.已知集合 P={-1,0,1},Q={y|y=cosx,x∈R},则 P∩Q=( ) A.P B.Q C.{-1,1} D.{0,1} 解析:由题意知 Q={y|-1≤y≤1},P={-1,0,1}, ∴PQ,∴P∩Q=P. 答案:A 2.若 A={2,3,4},B={x|x=n·m,m,n∈A,m≠n},则集合 B 中的元素个数是( ) A.2 B.3 C.4 D.5 解析:由题意知 B={6,8,12},选 B. 答案:B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x∈(0,π2),x>sinx B.∃ x0∈R,sinx0+cosx0=2 C.∀ x∈R,3x>0 D.∃ x0∈R,lgx0=0 解析:因为 sinx0+cosx0= 2sin(x0+π4)≤ 2(x0∈R),所以 B 为假命题. 答案:B 4.若命题“∃ x∈R,2x2-3ax+9<0”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