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3、根据平均数简单的分析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刚刚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过了一年,大家都长了一岁,身高也发生了变化,都长高了是不是。 我们四年组有两个班,那老师突发奇想的想知道咱们两个班,哪个班级的同学身高更高一些,怎么比较?(ppt 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和想法(比较身高总和 比较平均身高 渗透平均用除法)在统计学中,它叫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那在生活中你还遇见过哪些平均数呢?学生举手发言。(平均体重 平均年龄 平均分 等)二、探究新知1、师:关于平均数,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指生回答)(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为什么要平均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它对生活有用我们才要学习它。 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课间时间,同学们可以留心收集矿泉水瓶,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让废物得到再利用,为我们的生活节约能源。(环保小组 ppt) 3、出示例 1 中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情况的统计图。(收集情况 ppt) (1)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你能提一个和平均数有关的问题吗?拿出题卡,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 (3)根据统计图上的数据,想一想,怎样使他们四个人的矿泉水瓶一样多?是多少个? 学生们在题卡上写出来,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一说。 (4)老师在下面发现了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谁看懂了?(黑板上贴上移多补少的图)指名某生来回答。(6)(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还可以怎样想呢?(计算的方法))谁是利用另一种方法做的呢?生板演:14+12+11+15)÷4 =52÷4 =13(个) 答:他们四个平均每人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是 13个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的方法都能求出平均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