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困生研修活动方案设计研修主题如何转变学困生背景原因我校是个农村小学学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校生家长大多进城打工,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影响了学习。 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活动目标1、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智力、非智力、心理、生理素质等)、外部因素(教师、教材、家庭、社会、集体等)。2、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3、兴趣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4、通过研究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体系,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大面积提升各学科、学段学困生的学业素养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5 年 3-7 月)确定学困生对象,制定研修方案、设计问卷调查、准备相关资料。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5 年 8 月——2016 年 4 月)1、调查研究,选取各学科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档案。2、个案跟踪,分析各类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实验、摸索,积累有益经验。3、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负责人:刘燕群、陈静。)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6 年 5 月---2016 年 12 月)1、 进一步研究反馈,完善研究成果。2、完成《研究报告》,完善学困生转化策略体系。(刘燕群)第四阶段:完善成果阶段(2017 年 1 月——2017 年 4 月)完成学困生研究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