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VIP免费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_第1页
1/2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_第2页
2/2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他们同样是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和尊重。同时也应该明确,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需要学校、家庭、“问题学生”等各方面的沟通,只有让学校与家庭齐心协力,让家长和孩子合作交流,让教师与“问题学生”携起手来,形成家校联动的教育机制,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首先,要重视家长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表率作用。 “问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家庭的影响。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家长的人格、道德品德、言谈举止对培养孩子的人格、道德品德、言谈举止占主导地位。社会生活中不乏家庭纵容、引诱导致孩子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反面教训。事实充分说明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学校,应该定期召开“问题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签订育人责任书,明确家长职责,要求家长在人格、道德品德、言谈举止等方面做子女的表率,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督促子女在校、在家、在社会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发挥教师在“问题学生”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是什么样的说教都无法代替的。如何发挥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上的主体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相关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平等法”、“激励法”、“期待法”、“活动法”等方法来达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平等法,就是要正确对待“问题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对每一名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对优等生一个样、对“问题学生”一个样。有的教师对优等生“给面子”,教育方法是和风细雨式的,态度是宽容的;而对于“问题学生”的批评却是暴风骤雨式的,态度严厉,要求苛刻。这种偏心的教师焉能赢得“问题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呢?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更应将严与慈、师与友融为一体,成为“问题学生”知己式的辅导员和朋友。激励法,就是激励“问题学生”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并积极引导,使之扬长避短,诚心改过,一步一步养成良好习惯。经常性地运用赞许、表扬、奖励等方法,不时肯定他们已初步形成的良好习惯,能满足“问题学生”积极向上、追求成功和社会赞美的心理需要,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期望法,就是教师为“问题学生”制订一个整改目标,并真诚地期望他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