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1、从学生需要出发,关爱学生生命安全。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家庭的幸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以学校为侵害目标,危害到学校的安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传统教育来看,学校偏重于正面教育,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或是紧急灾情缺少针对性的警示教育,并且家长或监护人也缺乏与之相关的家庭教育。因此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的少年儿童更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小学生自我保护系列校本教材编写》的探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懂得珍爱生命,加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平安校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 2、主动适应新课程,落实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要求以及《两纲》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5 年 3 月 14 日,在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联合颁布了两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件——《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它们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串连起年级的脉络,勾勒出了上海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它要求学校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提取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的要义,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与活动中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加以落实,不断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安全教育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落实生命教育工作,增强小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2、通过此次校本教材的编写,能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形成一支能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3、使学生在自我保护的教育中感受生命的珍贵, 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态度,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1、当前社会小学生自我保护的内容是什么。2、当前社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