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电力工业从 1882 年有电以来,至今经走过了 122 年的光辉历程。 1875 年法国巴黎建成第一家发电厂,标志着世界电力时代的来临。 与世界有电的历史几乎同步, 1879 年,中国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 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公用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 历史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期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后快速发展期 辛亥革命时期 1882 年上海电气公司开业后,随着 1890 年八国联军的入侵,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同年华裔商人成立广州电灯公司,开始了民族资本创办电力的历史。 1904 年比利时商人与北洋军阀在天津签约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并于 1906 年开始了中国交流电的历史。到 1911 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 2.7 万 kW ,有电的地方仅是上海、广州、北京、香港、等中心城市和租界内,中国电力工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幼芽状态。 民国初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资本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到 1936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136.59 万 kW( 不含台湾 ) ,当时,最大的电力公司为上海电力公司,装机容量16.1 万 kW 。 1924 年江苏建成了第一条 33kV 输电线路,到 1935 年东北出现 154kV 输变线路,输电配电网络也相应得到发展。 抗战期间 从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到 1945 年日本投降的八年抗战期间,中国电力工业遭受了极大破坏。八年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只增加 9 万 kW 。这期间,国民政府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后方地区共筹建了 27 个小电厂,总装机容量只有 2.84 万 kW 。日本人基本控制了东北与华北的电力。 解放战争期间 从 1946 年到 1949 年,中国电力工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仅在 1947 年在杨树浦电厂建成了 1 台 180t/h 高温高压锅炉和一台 1.765 万 kW 的汽轮发电机组,这是中国第一台高参数火电机组。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 万 kW 、发电量 43 亿 kWh ,人均年用电量只有 9kWh ,发电量容量和发电量分别居世界第 21位和第 25 位。 当时除东北仅有一条 220kV 线路和几条 154kV 线路,其他地区只有以城市供电区为中心的发电厂及直配线。中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处于落后地位。 解放后快速发展期 1949--1978 年 , 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712 万 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