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基本假说1.学生能自己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全班展示交流活动以“教授者”的角色组织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学习活动,正面回答同学的质疑问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人“乐学”。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志。3.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成绩优秀者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成绩一般的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发展,学业成绩有所提高;成绩较差的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能更多地参与学习,学业成绩有较大提高。这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4.老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正确解读教材,对教学过程有“精到的预设”;教学时,“善于举例,善于提高,善于优化”。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预习指南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是“先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是“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之根本。充分地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科可以按课文的章节进行预习,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一般方法:一、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数一数有几道例题,有几道习题。二、读课文。⑴边读边想。读书时,在例题上评注出数字、符号、图形之间的联系。⑵边读边划。读书时,用各种记号划出重要的词句、数学概念、规律和性质等。⑶边读边做。读书时,或模仿课文动手做实验,或完成例题上预留的练习。三、做练习。⑴试着完成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⑵认真读习题的题目,并试做;对不会做的习题做上记号。四、提问题。在本课的页末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初拟出学习目标,写在本课的页首。操作说明:本教学模式适用的年级——三至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进行预习,当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才可以让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就不能布置课后作业,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学生要养成书头批注、写提纲、写提要、写摘要、做卡片等读书笔记的习惯。变式说明:练习课一般不安排预习。复习课的预习,完成老师指定的练习,根据练习阅读相关章节的课文内容,并梳理主要的知识点,摘录平时做错的习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新授课的模式。教学时,老师和学生都要熟知其基本环节,并达成默契。主要有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