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 教材第 52、53 页例 1、例 2 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 1 元及 1 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 1 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平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 角的硬币和纸币,1 角的硬币和纸币,5 分、2 分、1 分的硬币。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 1 元、5 角和 1 角。 (2)认识分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 5 分、2 分和 1 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 5 分钱一根,话梅糖是 2 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3.简单分类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