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 2008 年本科课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沈 原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11 、经济社会学基本状况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骨干)分支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都对经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降,在经历了帕森斯学派解体所带来的 10 多年沉寂之后,随着“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经济社会学正在逐步恢复自己在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对相关学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后面临的危机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22 、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研究路径 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含义:用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重新解读诸如“生产”、“分配”、“消费”、“市场”、“厂商”等传统上属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那些经济生活现象 目标:同经济学展开积极的理论对话,丰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33 、经济社会学的三个理论视角 “ 网络视角”( network perspective ): 主要代表人物: H. White 、 M.Granovetter 、R. Burt 等 “ 制度视角”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主要代表人物: P. DiMaggio 、 W. Powell 、F. Dobbin 等 “ 文化视角” (cultural perspective): 主要代表人物: V. Zelizer 等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44 、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对话的两条思路 “ 为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捆上社会学的脚手架” ( -- R. Swedberg ) “ 用社会学的解释变量替代经济学的解释变量” ( -- F. Dobbin ) 注意:即使是在同一个理论视角下观察经济生活,在同经济学对话的思路上也可能体现出明显的不同。 [例]同属网络视角: H. White 、 R. Burt 可称为第一条思路的代表 M. Granovetter 可称为第二条思路的代表 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5⒌ 教学安排⑴ 教学目标 促使学生把握经济社会学,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为日后开展研究工作奠立基础 引导学生阅读若干本分支学科的经典文献 帮助学生建立用社会学的概念观察经济生活现象的眼光 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6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集体讨论 其它教学方式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7⑶ 考试方式 随堂测验 60% 期末考试 40% 经济社会学课程描述 -8⑷ 教材 《经济社会学原理》 (Principle of Economic Sociology) [瑞典/美国] 斯威德伯格 著 周长城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