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所了解的邓颖超、周恩来。 开朗雄辩的邓颖超 邓颖超( 1904-199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她具有聪明、活跃、雄辩、开朗、坦诚和开诚布公的性格。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 周恩来( 1898年 -1976 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是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的?和 • 相识于 1919 年“五四运动”• 相知于“觉悟社”• 相爱于三年分别通信其间• 结婚于 1925 年 8 月 8日 理清课文线索和层次结构 本文以 为线索, 84 岁高龄的邓颖超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 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峥嵘岁月,表现作者与周恩来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来的深情怀念。 海棠花、相爱相识、相知 全文共 个自然段,可分为 个部分: 第一部分 :见花思人,引起下文。第二部分 :抒发对周恩来的思念之情。第三部分 :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第四部分 :再次抒发思念之情,结束全文。11四( 1 )( 2-6 )( 7-9 )( 10-11 ) 作者深情回忆和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为什么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 文章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物生情,触发对过去有关人物事件的回忆,展现已逝去的情景,饱含对看花人的深情追忆。 文中称谓由“他”转换到“你” ,有什么表达效果? 既有利于直接抒情,又表达了“你”对“我”的深情,还表达了“我”对“你”的怀念,亲切而感人。 第三段描写了海棠花的漂亮和海棠果实的味美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矛盾吗? 表达对周恩来的深切怀念。 不矛盾,因为深爱对方,过去的回忆仿佛就在眼前那么清晰,所以说“短暂”;但爱人离去,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所以十二年又是漫长的。 第五段抒情属于哪一种方 式?与第四段有什么区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属于直接抒情,第四段是在叙事中抒发情感。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对周恩来的无限敬意 . 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 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