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及鉴赏 一、中国古典建筑 (一)古典建筑定义 一个历史的尺度,所谓古典建筑是指前现代社会或前工业社会的重要建筑。 古典(一种典范。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高级阶段,或因形成条件一去不返而再难企及的高峰。古典作品因其形式的完美而具有永久的魅力,因其偶然却深刻地揭示了真理内容而构成了对人类此后长久发展的一种参照,尤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一种警示和评判。它们是一种超浓缩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建筑 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西哲有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建筑精品中蕴含的美,除了找到其中不同的比例与尺度的范例,发现新的形式美原则外,还要考虑其中隐含着的观念差异或不同的世界观二,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 ( 一 ) 儒道建筑观;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理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 例如定都,都城的构图表现出 " 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 " 的威仪;宫殿表现 " 天子以四海为家 , 非壮丽无以重威 " 的气派。从周秦以来 , 凡城市规制、宫殿、坛庙、陵墓、住宅、祠堂的体量、形式、色彩、用材都有详细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有时细微到彩画、雕刻的题材手法,门窗的格纹、瓦饰的式样。这类礼制法规又往往和成熟的形式美法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社会时代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和谐感、节奏感以及不同类型建筑的性格和风格。 (二)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的组织规律; 1 ,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前后串连,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