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 同学们,古往今来,雨都是自然的精灵,文人诗人们用最细腻的感情感受雨,用无数美妙的诗句描绘雨。比如: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 沾衣欲湿杏花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吹面不寒杨柳风。小楼一夜听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巷明朝卖杏花。。——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雨 说雨 说郑愁予 作 者 简 介 郑愁予,台湾人,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 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 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 1979 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 “文革”灾难结束不久 , 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中的“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积累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含义:田圃 (pǔ): 田地和园圃。喧嚷 (xuānrǎng): (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洗礼 : P7② 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襁褓 (qiǎngbǎo):P8②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温声细语 : 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润如油膏 : 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喑哑 (yīnyǎ):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留滞 (zhì):P7① 即停滞,停留不流通。 ······ ··听读要求:( 1 )听准音。( 2 )注意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 ,朗读语调是 。喜悦的轻快的* 1 、在这首诗中,“雨”象征什么 ?“ 大地”具体指什么?* 2 、标题为“雨说”,那么,雨说了些什么呢?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