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税一直困扰着一些社保缴纳不规范的企业,2019 年 1 月 1 日即将开启新的缴纳模式,对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来说,又将是一大挑战。在社保入税之前,总想找到一些应对的措施与策略,一些不乏“筹划”方案应运而生。今天就来同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在企业经营中出现的“规避社保”筹划方案, 企业千万别挺而走险,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风险一:用“非全日制”代替“全日制”用工,规避社保,有风险!业务描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一些流动性比较大的员工,如:保安、保洁、司机等,由于流动性大,部分企业难免会出现不愿意为员工购买社保的情形。2019 年 1 月 1 日开始社保入税,对于这种类型的员工,企业总想规避掉社保,有些企业想通过用“非全日制”代替流动性较大的“全日制”用工,来规避社保缴纳,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规避社保,也得注意风险。风险分析:1、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2、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通过对劳社部发﹝2003 ﹞12 号文相关规定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非全日制员工,并非不要缴保险,至少得缴纳“工伤保险”,当然这需要符合“非全日制”用工条件。如果将“全日制”员工按照“非全日制”用工处理,企业还会面临员工向劳动部门投诉的风险。风险二:改变员工身份,让“正式员工”变成“临时工”,有风险!业务描述:一些特殊的行业,在用工模式上,难免会出现流动性大、成本高、技术低等现象,如:酒店业的保洁人员、餐饮行业的服务人员、物业公司的保洁人员等,对于这些特殊人员,部分企业难免也有些不愿意为员工购买社保,想通过临时工来规避社保缴纳,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规避社保,也得注意风险。风险分析:根据劳办发 [1996]238号文第一条规定,关于是否还保留“临时工”的提法问题。《劳动法》 施行后, 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 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有有关的福利待遇,但在劳动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区别。所以说,想通过临时工来规避社保,几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