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终结之战本文导读:1453 年,在位于今天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山区。两军激战于卡斯蒂永的战场上,联手终结了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虚弱的征服者后裔1420 年的《特鲁瓦条约》签订后,英格兰人已经看到了彻底击败法国瓦鲁瓦王室的曙光。按照条约内容,年轻的国王亨利五世会在年迈多疾的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这样一来,哪怕还有部分诸侯不服,法兰西北部与西部的大片领地,都要以英王为他们的宗主。然而人算毕竟不如天算,四处奔波的亨利五世很快死于痢疾。那位久病成医的精神病法王,硬是比猝死的对手多活了一个多月。 《特鲁瓦条约》的协议,不攻自破。英军必须再次用战争手段,去迫使法国人签订下一个合约。他们按照这样的既定方针,先后在克拉旺与维尔纳伊重挫了重组后的法军。最终在新奥尔良城下,被横空出世的圣女贞德搅局。不甘心失败的英国人,在1431 年烧死了被俘的贞德。同一年,刚满10 岁的国王亨利六世,就被安排到巴黎进行了法国国王的加冕仪式。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亨利,与他的同名父亲相去甚远。他在完成仪式回国后,就再也没有重返法国领地的机会。法兰西王室的部队在五年后,就夺回巴黎。同时,分散在各地的英军城镇和要塞,也被各路法军包围收割。年轻的亨利六世发现,自己连组织一支先祖那样规模的远征军都希望渺茫。相比开启英法百年战争的金雀花王朝,亨利六世所在的兰开斯特王朝,一直以得位不正而饱受诟病。第一代君主亨利四世,依靠叛乱上位。为了安抚贵族们组成的议会力量,他不得不将大部分税收开征权,都下放给议会。这种保王位而不保兵权的做法,让贵族们有了直接抵制国王征兵的权力。这样的后果在亨利五世时期就非常明显。他在重启与法国人的战争后,已经无法凑出当年爱德华三世那样数量与质量都非常不错的军队。表面上,很多大贵族还是被胁迫着渡海参战。但有限的军费让英国人只能更多的招募弓箭手充数,用于近战的步兵则数量聚减。若非阿金库尔战役的胜利,百年战争可能早40 年就结束了。现在,亨利六世继续依仗自己的兰开斯特系人马,同时应付法国和国内的反对势力。一次又一次的议会撕逼,让征兵工作变得支离破碎。即便是有了为数不多的开战机会,也迫于有限的拨款,只能用很少的部队去小打小闹。因祸得福的废太子相比亨利六世的一路跌停,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命运可谓是触底反弹。 《特鲁瓦条约》签订后,他实际上已经被取消了王位继承权,成为了蜗居法国中南部的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