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贤集》原文、译文《名贤集》 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具体作者不详, 从内容上分析, 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加以选择提炼而成,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人凡事应从长计议;“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劝人言语之间要相互尊重;而“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则道尽了封建时代的世态炎凉。《名贤集》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朗朗上口,为古代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尽管《名贤集》过去属儿童读物,但今天看来,它仍具有一定的知识价值和修养价值,成年人读来也会颇受教益。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渐广,再来重读《名贤集》,相信你自会有另一番感受。当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名贤集》中有些内容属封建说教,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如: “有钱便使用,死后一场空”等等,这需要我们在阅读时,细加甄别,以便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但也有的认为“有钱便使用,死后一场空”之类容易理解为糟粕的字句。其实,此处应当理解为:有钱,就要为大众办事,扶危济困、造福桑梓,而不是光想着自己一家一姓的富贵温饱、名闻利养,所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即“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这些好人好事,生前不做,死后就没有机会了。这可供我们参考。四言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译文】只管做好事,不必考虑以后的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译文】给别人行方便,自己也会得到方便。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译文】善于跟人往来,天长日久就会受到人们的敬重。人贫志短,马瘦毛长。【译文】人贫穷了,立志时容易目光短浅;马瘦了,毛就显得特别长。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译文】即使人强捍得像铁一样,法律如同洪炉,可使他服软。谏之双美,毁之两伤。【译文】人有过失时善意规劝,使他改过,这对他人和自己都好;捏造事实诬蔑他人,对人对己都有损害。赞叹福生,作念恶生。【译文】心存善念则生活的幸福,对人有歹念则会有灾祸降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译文】经常做好事的家庭,会有许多可喜可贺的事情出现;经常做坏事的家庭,会有许多灾祸降临。。休争闲气,日有平西。【译文】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生气,就像太阳也有落到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