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1978 ),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生的重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戏剧《屈原》《棠棣之花》;另有《沫若诗词选》及译作歌德的《浮士德》。听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2. 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3. 文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定然”“定”表肯定语气,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1.“ 街灯”和“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把“街灯”比作“明星”,又为什么把“明星”比作“街灯”? 归纳:“街灯”和“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就自然联想到明星(这是类似联想)。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种联想具体表现出来。同理,作者看到“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联想到街灯。这样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 请想像一下“那缥缈的空中”是什么样的?“美丽的街市”是什么样的?世上没有的珍奇又是什么样的物品? 3. 想像牛郎和织女在天街闲游的情景,想像她们提着灯笼在走的情景?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4. 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像的? 5. 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想像的?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节是写想像的。 1. 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中七夕才能相会一次了;“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2.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