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草原鲍吉尔 · 原野学习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字词。2 、熟读课文,勾画最能表现草原特点以及作者独特感受的词句。3 、研读课文,具体谈谈你对草原特点及作者独特感受的理解。4 、品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草原独特感受的。作者简介 鲍尔吉 · 原野,蒙古族。1958 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 1981 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百变人生》、《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 13 部,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 他的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 · 原野作品的特色。整体感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想一想 朗读课文,画出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的感受的句子。草原特点: ① 辽远而苍茫 ② 看不到与看不尽 ③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④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⑤ 可以接触 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 1 )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2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 3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4 )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 5 )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 6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合作探究文章为了表现草原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和同学探讨一下他们的作用。我的探究:1 、都市景色和草原景色的对比 , 表现了草原:2 、草原和大海的对比 大海: 草原:辽远而苍茫 观者在岸边,景色受到限制可以是草原的中心,草原的内涵更富有直观性3 、牧人与城市人的比较,引入作者的感受:“城里的人大睁眼睛看草原”城市人是在“ ” 草原 ,牧人,却是在“ ”草原,寻找享受拓展延伸1.“ 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这里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觉?不矛盾,因为草原辽远壮阔,感到不矛盾,因为草原辽远壮阔,感到自由,无拘无束。但完全没有拘束,自由,无拘无束。但完全没有拘束,也就没有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