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VIP免费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
近三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2019 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载人航天工程、社会生活的变迁2018 年2017 年改革开放社会生活 选择题92现代科技袁隆平选择题1022016 年科技发展863 计划材料解析题18(2)6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国家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了根本改观。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内涵。社会风尚都在发生着变化。考纲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概括1964 年 10 月 16 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事业(1)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2003 年 10 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杂交水稻20 世纪 70 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 左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0 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青蒿素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 70 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