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目标:①掌握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步骤;②熟练掌握全面概括并客观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 自主学习 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在高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寄寓的感情,并且有时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 考向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轻易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倒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试题比较多。 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如果从题材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把握各类题材诗歌内容的共性,这对考生解读某一首具体诗歌的思想内容是大有好处的。在此,我们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爱情闺怨诗等。 [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该句(联)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且做且思 QIEZUOQIESI 例 1 [2015·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 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