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 1899 年 11 月 24 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族的家庭。 5 岁入私塾读书。 1910 年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级小学读书。 1912 年冬,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在清华度过了近十年的求学生涯。 19 22 年 7 月,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和纽约美术学生联合会接受西洋美术教育。其间对新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1923 年 9 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1945 年 10 月,蒋介石集团在昆明发动军事政变,从此,在昆明国民党反动派与爱国民主力量之间的斗争更为激烈。 1945 年 11 月 25 日,昆明大中学校学生 6000 余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时事讲演晚会。国民党反动当局动用武力包围校园,。次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竟然编造假新闻,诬指这次集会是土匪骚乱。 26 日,经民青、民盟和学联商定,发动昆明市 3 万学生举行总罢课,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群众集会的罪行。 12 月 1 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 4 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 . 一”惨案。 闻一多得知惨案消息后,悲愤已极。在“一二 . 一”惨案座谈会上,他严正指出:“‘一二 . 一’暴行是太凶残丑恶,卑鄙无耻了!”比之于当年的“三 . 一八”惨案,“凶残的程度更进了一步,这是白色恐怖吗?这是黑色恐怖!”闻一多还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他同罢联、民青负责人密切合作,全力支持罢联工作,对举行烈士入殓仪式、灵堂布置、成立治丧委员会、法律申诉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为扩大这次斗争的影响,根据中共南方局的指示, 1946 年 3月 17 日举行“一二 . 一”四烈士出殡游行和公葬仪式。闻一多参加了主要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