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舍安全工程会议的讲话 一、全社会都要关心重视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古今中外,教育事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基础性事业。首先,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看,历来重视教育。我们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教育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国安邦,也都从培养治国安民贤能之士的目的出发,发展教育。比如唐代统治者,在取得政权后提出“偃武修文”,就是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大开科举,破格选拨人才,使国力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把教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教兴国”等等。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里程。2006 年《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并施行,2007 和 2008 年,国家先后免除了农村和城市的义务教育学杂费。统计显示,2003 年到 2008年 5 年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 2.43 万亿元,比前 5 年增长1.26 倍,平均年均增幅 16.1%。2006 年开始至 2010 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 2182 亿元。这些数字见证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信心和决心。第二,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必须要重视教育。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世界进入工业化以来,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比如日本,二战以后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再如,以色列能够从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也主要源于一以贯之地实施教育兴国的发展战略。第三,从我市发展看,更要重视教育。当前,我市正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关键在教育,这是我们实现宏伟目标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同时,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是改善社会民生,构建和谐的关键要素。因此,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第 1 页 共 4 页未来,必须要举全市之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 二、要努力为教育办实事 我们谈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就是要真正为教育办实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